中国水泥厂多措并举持续推进节能降耗
发布:2008-08-28 15:04:46作者: liuchao浏览量:1720
落实节能降耗措施 降低燃油消耗
今年上半年,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中国水泥厂认真落实上半年会议精神,狠抓节能降耗,积极采取多项管理措施,努力降低燃油消耗,专业管理部门指导矿山分厂梳理生产与油耗之间的关系,从完善用油考核办法,推行矿车油箱上锁和停机熄火,改造运矿道路减少道路损耗影响,到抓矿车亏吨位,调整作业班次等一系列增效降耗办法,取得了较明显效果。
一是实行单机油耗考核。每位矿车司机仔细记录矿车每次加油量,自己核算吨产品耗油量,将燃油消耗与工资考核挂钩,增强了节油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探索出多条节油小窃门,分厂将这些节能小措施、经验进行汇总、推广,集思广义,有效地控制了油料消耗。
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铲装设备效率,优化生产组织。随着出矿点的调整和储矿量的准备,使得铲装效能和矿车运能得到了发挥,减少了在班设备空耗现象,用较低的消耗保证了台班产量的实现。矿山分厂通过调整作业班次,从工作效率的提高到柴油消耗的降低各个环节进行研讨,试运行后,吨产品耗油量下降0.039kg/t,也提高了破碎机的台时产量。
三是修建运矿路,缩短运输距离。上半年,矿山分厂充分利用生产间隙,平整矿石运行道路,新开辟了一条矿石运输道路,运输距离缩短了一半,提高了矿车的工作效率,节约了油耗。
四是平整矿山运输道路,保持道路的平坦,不仅减少了矿车的磨损,也提高了矿车的工作效率。分厂高度重视运矿道路的平整度,并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分厂专门成立了以综合办为主的平整队伍,勤检查、勤落实,持续保持了道路的顺畅。
五是规范矿山分厂行政车的管理,实行班车制度,规范矿山交通车的运行,积极营造节约用油的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员工节能降耗的意识。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矿山分厂的燃油消耗逐步控制在一个经济合理的范围,矿山的员工节能环保的意识得到增强,更加坚定了建设生态环保矿山的信心。
积极实施工艺优化 三线原料磨节电降耗效果显著
八月份以来,中国水泥厂公司积极采取工艺优化措施,实施岗位技改,三线原料磨运行良好,持续保持着高产、低电耗的运行效率,生料工序电耗较上半年明显下降。
工艺优化方面,一是喷口环盖板的优化,盖板位置和面积的合理铺设,可较大改善磨机生产的工况及减轻磨辊部件的磨损。通过不断尝试,使立磨布料、料层厚度保持在较佳状况,减轻了磨辊与磨盘由于物料波动不均的摩擦滚动现象,有效地提高了磨机台时产量,降低了电耗。二是定期检查挡料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挡料环的磨损对立磨产量的影响。三是,定期检查衬板的磨损情况,当磨辊和磨盘衬板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及时更换,以免因衬板磨损导致振动大等其它问题而影响磨机运行。衬板磨损要及时检查处理,可通过衬板换面、适当调低挡料环高度来延长衬板的使用寿命,预防磨辊及磨盘衬板磨损对立磨产量的影响。四是控制喷水量调节出磨温度、稳定料层、降低磨内压差,适当降低喷水或不喷水,提高磨机产量。五是利用停磨时间段对入磨皮带进磨前的除铁器进行及时清理,提高其除铁效果,减少大块铁器进入磨内造成主电机电流大,立磨振动大甚至振停的现象,减少非计划性停机的次数,避免多次开启设备造成的电力损耗。
内部管理方面,公司合理组织生产,保持磨机高产稳产,在均化库料位较高的状况下,及时避峰生产,立磨的周期检修合理安排在峰电时间进行,有效地降低了用电成本。公司还及时地检查系统,对系统的漏风和磨损点及时进行堵漏和修复,改善工艺运行质量。为统一操作思想,组织中控操作员开展技术交流,优化工艺操作参数,强化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管理。
实施矿渣掺入技改 稳定混合材掺入
8月下旬,中国水泥厂公司水泥分厂顺利完成了矿渣仓贮罐制作安装技改工程,一次性投入使用,目前系统运行稳定,磨机台时产量得到很大提高。由于对下料装置采用了变频器控制,配置了冲板流量计计量,操作员能够随时准确地观察和改变下料量。技改后,混合材掺入量提高了4个百分点,磨机台时增加4-5t/h,电耗下降约2kwh/t,达到了降耗增效的效果。
遵循部份闲置设备再利用原则,水泥分厂通过3#矿渣粉罐实现加高移位的手段,实行一仓多点下料,完成了2#磨矿渣粉贮罐的技改工作。
为确保技改项目顺利完成,水泥分厂技术人员事前组织了详细的方案论证,绘制了详细的工艺线布置流程图和非标件图纸,排出了具体的进度节点表。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方面,保全电修工段借鉴粉煤灰喂料控制系统,将变频器信号、冲板流量计输出信号连接至原有DCS系统,使得操作员能更方便准确地控制矿渣粉的掺入量。整个控制系统的接入、分格轮变频柜的制作、现场电缆的排放及最后的安装调试都是保全电修工段独立完成。在这期间,分厂工艺、保全及电气人员紧密配合,发扬团结协作、连续作战精神,尤其是在1#窑大修、2#辊压机辊轴更换刚结束时转战这项工作,他们战高温不怕疲劳的奉献精神,克服种种困难,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确保了工期的如期完工,为混合材的稳定掺入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