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节能扩范围 建材下乡试点向纵深发展
发布:2011-10-17 23:45:33作者: 浏览量:12424
住建部等五部委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扩大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宣布继去年在山东、宁夏两地先行开展建材下乡(水泥)试点后,今年将逐步扩大建材下乡试点,新增北京、天津、重庆三个直辖市,并且特别提出对推广使用节能建材产品予以补助。
目前确定的五个试点地区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扩大建材下乡试点实施方案,于今年10月底以前报有关部委。
推广节能建材
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落实2011年中央“三农”政策措施分工的通知》中有关“逐步扩大建材下乡试点,对推广使用节能建材产品予以补助”的要求。
通知在内容上强调了“继续推动水泥下乡,积极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对使用节能建材产品和采取节材措施的农户予以补助。”此外,通知还有专门一个段落对“制定节能建材补助政策”提出了要求。
各试点地区将分析当地农房节能的主要问题,综合考虑经济性、可行性和农民意愿,因地制宜确定用于墙体、门窗、屋面等农房围护结构的节能建材产品。各试点将根据节能农房建设的增量成本和农户经济承受能力确定地方政府补贴标准。
2010年山东、宁夏曾被住建部等部门确定为建材下乡试点地区。试点期间,两省区以推动水泥产品下乡为主,鼓励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同时积极探索节能、抗震等其他建材下乡的可行性,积累了一定经验。
通知指出,今年水泥下乡的要求是完善水泥下乡补助政策。各试点结合本地实际,在保证农房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农民建房需求、地方财政能力、水泥市场价格预期等因素,合理确定补助对象、补助标准以及水泥品种等。
试点渠道建设
不仅在内容上有所扩大,今年试点范围在地域上也扩大为五个省市——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重庆市、宁夏回族自治区。
业内专家表示,增加三个直辖市可谓意义深长,山东、宁夏两省的下乡探索主要以水泥产品下乡为主,此次下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意在对于节能建材产品的积极探索。流通渠道是建材下乡的关键环节之一,三个直辖市的建材流通渠道相对较为健全,可做较好探索。
通知提出,试点地区要针对县级以下农村建材市场流通特点,鼓励中标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流通层级和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在乡镇或农房建设量相对集中的村庄设立建材销售联系点,延伸流通末端,汇总农户需求,统筹建材配送。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立建材信息服务中心等供需平台,方便农户购买。水泥配送要方便农户直接领取,避免二次倒运,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考虑设立散装水泥流动储罐。
检验政策效果
对于资金的投入,通知提出,试点地区要落实财政补助资金,整合有关部门的相关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建材下乡可与农村危房改造和建筑节能示范、散装水泥推广使用等项目相结合,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保证补助及时、足额发放到户。
业界较为关心的产品价格管理,通知表示,生产建材下乡产品的企业通过招标确定,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企业不得参加建材下乡招标。在招标前根据制定的建材产品质量标准等,确定具备投标资格的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生产企业集团统一投标和就近配送,定期发布水泥和节能建材产品的指导价格。
通知最后强调,试点地区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以上要求制定扩大建材下乡试点实施方案,于2011年10月底以前报有关部委。
同时,试点地区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推动本地区建材下乡工作,并认真总结试点实施经验,检验政策效果,完善工作机制,并于2012年9月底以前将试点总结报告报送有关部委。
相关报道 建材下乡对水泥利好有限
本报记者 孙郁瑶
近日五部委下发了《关于做好2011年扩大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建材下乡内容和试点地域的扩大无疑对于目前的水泥市场是个利好因素。但专家表示,建材下乡的推动力度难以对水泥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利好,目前供给的不断增加与需求的疲软造成了强烈对比,三季度本为水泥旺季,但市场已经呈现出了旺季不旺的特点。
进入9月,敏感的长三角地区开始了旺季提价,红狮控股集团的PC32.5水泥在浙江中南地区一次性上涨了15元/吨。
与此同时,9月10日、9月21日江西南方水泥称在江西丰城区域水泥价格先后上调20元/吨,P.O42.5散装出厂价格达到440元/吨。为了配合南方水泥,红狮集团也在江西地区进行了一次提价,9月15日将不同品种价格上调20~40元/吨。虽然价格提上去了,但两企业负责人坦言,从当前来看,上述的提价显得颇为单薄,更多的企业是在观望状态。
业内专家表示,今年水泥旺季提价的力度和频率与往年不可同日而语,此次浙江局部地区出现价格上涨是前一段时间行业自律协同和市场需求季节性增长的结果。
上海水泥协会会长诸葛培智认为,华东地区9月价格难以回升,能维持住目前的水平已是比较乐观的局面。从目前的情况看,水泥需求“旺季不旺”的可能性在增大。而长三角地区旺季推迟出现,归根到底是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