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626795846

水泥行业在份额与利润间徘徊形势堪忧

发布:2009-04-24 14:15:58作者: 不详浏览量:1863

  水泥行业今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守住上下游压力减缓给行业带来的利润空间。刘作毅曾经坦率地表现出对今年行业整体利润的担忧,而这样的担忧似乎并非杞人忧天。

  2008年煤价的飙涨,让习惯了从自身节约成本方面下手寻找利润点的水泥企业们终于学会了依靠涨价保证利润额。2008年一年全国水泥价格从2007年底的325元/吨,提升到了384元/吨,价格涨幅达到18%。按照水泥行业人士的话说,去年水泥企业忽然发现价格向上调5块钱,比在成本里缩减5块钱要容易得多。

  于是,在成本压力消失的今天,如何稳住价格,稳住固有利润,成为同一地区水泥企业聚首最常交流的问题。很自然的,联手保价被摆在了桌面上。

  “区域龙头定价,其他企业跟涨,是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定价方式。”一位水泥企业老总笑着向记者透露,部分地区的企业为了确保价格稳定,甚至统一上交几百万的保证金,谁率先降价就扣谁的保证金。而这样的做法似乎并不能完全奏效,部分企业私下降价销售,甚至进行赊销,成为了众多水泥同行的公敌。一些地区由于企业众多,所谓的企业联盟也最终土崩瓦解。

  “行业需要联合!”在这样的口号叫得响亮的当下,
海螺水泥却发出了别样的声音--无论是淘汰落后还是联合重组都要靠市场行为来完成。海螺的思路是,在不掌握控制权的区域采取竞争的价格策略,保证市场份额;在强势区域稳定价格,保证利润。

  这不禁让记者想到了水泥行业的一句玩笑:“
海螺到哪儿,哪儿的水泥市场就好不了。”

  整个行业在两种市场观点的博弈下,2009年将会何去何从呢?

  “
海螺的做法是自由竞争阶段最为理性的做法,但我们担心,它自身的利润也会在竞争中难以保证。”刘作毅分析认为,海螺全年45%的熟料要由华东市场进行消化。而其在广东、浙江两省都并不享有绝对控制权,而是受到华润水泥和中国建材旗下南方水泥的牵制。而从海螺去年第四季度的做法来看,显然并没有在这两个区域与竞争对手打“和平球”的意思。南方水泥去年四季度的限产保价,稳定了市场的价格,海螺则趁此机会低价抛售3000万吨的熟料。而这样的低价抛售,究竟给海螺带来了多少利润,恐怕只能到公司年报中去寻找答案了。

  如果说,去年四季度
海螺的做法是在消化高成本库存,为2009年减轻负担;那么,新的一年里,海螺的竞争性价格策略是否会对自身的整体利润产生侵蚀呢?

  虽然
海螺已经明确表示,今后两年的利润亮点来自于中西部市场,但不可忽视的是,其在中西部的布局充其量也才是起步阶段,单纯依靠几条线的高利润率弥补庞大的东部市场的低迷,行业内亦是怀疑之声四起。

  对于外界的种种担忧,
海螺水泥董事长郭文叁似乎早有预料。他曾在股东大会中指出:“在淘汰立窑之前,水泥企业别想赚大钱。”看来,这位郭总早就做好了企业整体销售利润率不高的打算。显然,在市场份额和利润率之间,海螺选择了前者。

  资本市场的一句老话--大潮退去之后才会看出谁在裸泳。在水泥行业需求依然旺盛,企业盈利一片向好的当下,是联手坐庄维持既有利润,还是不惜降价争夺市场份额,哪种市场行为更加正确似乎并不是判断的时候。

  一位水泥企业老总曾反问记者:“资本市场看中的是利润还是成长性?”而
海螺目前的做法,似乎是以牺牲短期利润为代价争取长期的成长性。
搜索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