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09-04-14 14:41:21作者: 不详浏览量:686
在生产方式上,我国钢铁企业应从依靠扩大产量提高利润的外延型生产方式向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通过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效益,提高产业集中度,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行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王维兴教授强调,对能耗率、生产水平不能达到标准的企业实行强制退出至关重要,建议将耗水量、土地使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企业效益等要素都纳入考评标准,全面规范钢铁行业。近几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钢铁行业内部加快了兼并、重组的步伐,淘汰生产水平低下,能耗量大的部分中小型钢铁企业,加强国际竞争力。最近出台的钢铁业调整振兴规划继续把加大技术改造,减少能源损耗,实现循环经济作为重点,与调整钢铁产业格局,提高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目标并举。《规划》细则中,将规定最小高炉规模由300立方米提高到400立方米,最小转炉规模由20吨提高至30吨。2011年底前再淘汰400立方米以下高炉、30吨以下转炉和电炉,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炼钢能力2500万吨。规划还首次提出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财政奖励力度,严格实行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问责制。
在优化结构上,王维兴教授介绍,不仅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钢铁产品的质量,还应优化钢铁企业管理结构,运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推进专业化生产,“当前,大多数钢铁企业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企业的动力较足,认识水平也较高,促进了企业进步。一部分企业对现代化企业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或措施不足,已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王维兴教授说,管理节能是钢铁企业开展节能工作的基础,企业的节能工作要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作业,企业的主要领导要掌握本企业购能和用能的真实指标,同时要掌握国内外同类型企业先进节能指标情况,进而才能科学地制订出本企业的节能发展规划。可以通过设立企业专职能源管理部门,建立管理网络;建立健全企业能源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完善能源仪器仪表的配置等方面优化企业节能管理。
最后,节能减排还要依靠新技术的引进。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淘汰落后设备,可以促进节能工作。王维兴介绍说,我国钢铁工业中已经有一批企业在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全国平均能耗与国际水平仍相差10%到15%,能源利用效率为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006年我国火力发电机组每千瓦时电耗标准煤为366克,要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60克。如果按日本299克/千瓦时,每年可节约原煤2.2亿吨。
近年来,不少钢铁企业逐渐意识到节能减排可以成为企业节省成本,带动利润的动力,在技术投入上有了较大增长。鞍山华泰公司对引进干熄焦技术装备进行消化、吸收、创新已能设计、制造150t/h的熄焦装置,其投资比国外同类设备低一半,技术性能已达国外同类设备水平。这对我国推广应用干熄焦起到了积极作用。
针对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前景,王维兴教授总结说,我国钢铁行业结构优化,技术装备升级尚有较大潜力,节能也存在较大的潜力,主要是要加大各行业的技术改造工作力度,深化节能工作,落实国家中长期节能规划目标。
上一篇:两国专家沪上聚首中加节能建筑论坛
下一篇:钢铁工业节能减排三招